大數據時代“80后”信息尖兵
福建法治報-海峽法治在線9月16日訊 他用法律的目光在賬單和數據之間尋找蛛絲馬跡,斬斷伸向國家和群眾財產的“黑手”;他一次次與犯罪分子斗智交鋒,由一名普通民警成長為偵破經濟案件的行家里手;他提煉總結“五位一體”技戰法,成為全國經偵公安機關打擊銀行卡犯罪的“新藍本”。他就是廈門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大隊民警楊銀峰。

楊銀峰在案件經驗交流中發言
“排查線索、出差追逃、熬夜審查,這些都已是家常便飯?!比涨?,楊銀峰回憶起去年參與主辦的一起銀行卡盜刷案件的情形時,對記者說道。
2014年6月1日,廈門市發生一起案值81萬元的銀行卡盜刷案件,楊銀峰和他的隊友們加班加點,連續奮戰,輾轉廣州、長沙等地,將“馬仔”與幕后老板鄧某劍一網打盡。同時,還繳獲一個存有7萬多條廈門市民銀行卡信息的硬盤。該案被公安部經偵局評為打擊銀行卡犯罪十大精品案例。
“隨著經濟犯罪手段日趨職業化,一起案子經常需查詢、分析成百上千個銀行賬戶,獲取幾十上百人的取證筆錄?!钡珬钽y峰擅長從復雜的信息背后發現線索,他憑借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鉆研精神,運用“大數據”分析理念,將監控圖像、資金流向、電子軌跡、信息資源庫、隨身物品等五個方面的信息進行邏輯關聯,利用“I2”軟件形成清晰可見的可視化推演,總結提煉出一套打擊銀行卡犯罪的“五位一體”技戰法。
2013年6月26日,溫州樂清一名女子銀行卡被盜刷207萬元,犯罪分子將贓款在廈門取現。楊銀峰負責協查此案。
接到任務后,楊銀峰調取了嫌疑人洗錢網銀操作涉及的100個IP,從這100個IP查找相關的POS機,隨后對POS機中的19萬條銀行賬單數據,以及30多萬條的嫌疑電話記錄進行梳理、排查,使用“I2”軟件,對這50萬條海量大數據進行分析、重構、碰撞,最后繪出整個盜刷銀行卡的資金流向圖,最終發現嫌疑人,成功偵破這起公安部督辦的“6·26”特大跨境盜刷銀行卡案。
創新來源于實戰,楊銀峰通過偵查破案總結的“五位一體”技戰法,極大地提升了打擊效能。他先后破獲了9個偽卡犯罪團伙,抓獲犯罪嫌疑人39人,破獲案件130余起,涉及銀行賬號8萬余個,金額近20余億人民幣,挽回直接損失500余萬元。目前,該技戰法已在全國公安經偵系統推廣。
忙于工作的楊銀峰也曾經承諾過家人很多事情,但都因為工作原因而經?!八s”?!捌拮雍图胰藢ξ业墓ぷ鞣浅VС?,我感謝他們、愧對他們,他們對我沒有任何怨言,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,我的工作有他們一大半的貢獻?!辈稍L結束時楊銀峰感嘆道。
?。ū緢笥浾?葉小佑 實習生 湯仙念)